观两会 | 院士发声:高校引才需警惕"职业跳槽教授"!
近年来,头上有“帽子”的高校教师成为了各个高校间争抢的重要目标,为了吸引人才有的高校越来越“土豪”,甚至开出了800万房补、100万年薪的天价。在比拼财力的挖人大战中,一些中西部的大学被挖得伤筋动骨,还催生了一批“职业跳槽教授”。
来源:中新网、新华每日电讯、中青网
3月6日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在小组发言中表示,提高科学工作者待遇是件好事,但是要注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:一些高校博士后的待遇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一倍(部分国内高校博士后待遇达到年薪70万),这样的现象并不正常。
▲图片来源:中新短视频截图
舒红兵在发言中还指出,现在科研工作者的“跳槽”实际成本很高很高,200万,300万,甚至500万都有,科研机构之间挖人的恶性竞争会造成金钱上的惊人浪费,需要重视这方面的现象。
据悉,舒红兵提到的这种现象,是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了相当详细的基层调研后了解到的情况。“这已经成为了一些科研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困扰。有人甚至给这类现象起了个名儿叫:职业跳槽教授。”
职业跳槽教授又有“蜻蜓点水”型和“狡兔三窟”型。”蜻蜓点水”型教授一个聘期换一个单位,每所学校待三五年。聘期一结束,立马大抬身价,如果学校不给钱,就跳走了。“狡兔三窟”型教授先到一个地方,拿了安家费,弄到了房子,然后又到另一所学校再来一次。
每当有涉及高水平师资数量的考评启动,就会让许多高校进入“人才动荡期”。
“高校教师跳槽,这事儿有点像某些人离婚,越离越不珍惜,越来越没感情。”在走访中,一位西部某高校的博士生导师,无奈地形容身边一些大学教师的频繁跳槽。而在数千公里外,东北一所高校的学者张某也上演了“离婚再婚秀”。每隔三五年,他就换一所院校,最近一次跳槽,校方给出的“条件“是支付6000万元科研经费,而他上一位东家院校投入的2000万元科研经费就此闲置,先前围绕他组建的科研团队也被迫解散。
据悉,这位教授在40多岁时评上长江学者,如今已是第三次跳槽。
毋庸置疑,高校间人才的合理、有序流动,整体上能促进人才成长、有利于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、充分发挥作用。但与此同时,一些高校间出现的人才非正常流动,打起“挖人大战”,消极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视。像这样的“职业跳槽教授”,正是高校“挖人大战”消极作用的缩影。
“这样的人就是钻制度空子,让国家资源流入自己腰包”,舒红兵说。“这些人很聪明,跳到一个单位可以迅速适应,拿项目、出论文。但是我们发现,他们的科研成果往往是重复性、短期性的,自己履历漂亮了,学校的学科建设、人才梯队培养似乎都和他们无关。”上述人事处处长说,学校如今已经被“跳怕了”,甚至不敢对某一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大量投资,“钱花下去,聘期一到人跑了,怎么办?”
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“跳槽型”教授的出现,其根本是“挖人”存在一种短视行为,“光引进就可以了,至于以后要这个人为学校发挥什么作用并不在考虑之列,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才考评指标。”
高校还敢对人才进行长期投资吗?
“挖人大战中,每一所高校都无法独善其身。高校既是挖人的‘抢夺者’,也是被挖的‘受害者’,心情很纠结。”这道围绕在许多985和211高校管理者头上的问题,此次在全国两会上,经由舒红兵院士的提出而再次成为了关注焦点。
如何杜绝“职业跳槽教授”?
请您支招!
延伸阅读